九游官网入口:2024年体育场馆典型案例 体育场馆开放服务类典型案例——武汉市江夏馆
武汉市江夏体育馆1988年始建,1995年正式运营,占地10亩,总建筑面积5325.22平方米,含主馆及东侧建筑与外围运动场地。作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,有16名工作人员。2014年成为免费开放丙级馆,积极落实全民健身计划,满足群众健身需求。
以提供全民健身服务为核心,兼顾体育赛事承办、青少年体育培养、公益活动开展等功能,致力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,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,推动江夏区体育事业发展,打造体育为民的优质公共体育场馆。
1.制定规章制度,确保运营有章可循。江夏体育馆严格按照《公共体育场馆基本公共服务规范》要求,制定场地管理办法、文明服务规范等制度并上墙公示,确保场馆运营规范化、透明化。
2.强化安全管理,保障市民锻炼安全。定期对设施设备、消防、电力、监控进行维修维护,购买公众责任险,确保市民安心锻炼,营造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。
1.改造室外运动场地,满足多样化需求。2013年将园区东侧室外场地改扩建为多功能运动场,2023年加装篮球场风雨棚并升级地面,建成国家级社区运动健康中心,配备完善的运动设施。
2.优化场馆设施设备,提升使用效率。利用免费低收费开放资金,定期维护网架、天顶防水、灯光、空调等设施,新增健身房、瑜伽室、国民体质检测等项目,丰富功能布局,满足群众锻炼需求。
1.延长开放时间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体育馆实行两班制,每天开放12小时,其中免费低收费开放8小时,户外健身器材24小时免费开放,全年无休,方便市民锻炼。
2.制定优惠政策,惠及特殊群体。体育馆对未成年人、学生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群体实行半价或免门票优惠,推进体育惠民,让更多群众受益。
1.实现全馆Wi-Fi覆盖,优化订场体验。体育馆引进智慧管理平台,实现微信公众号一键订场,简化市民订场流程,提升服务便捷性。
1.联合俱乐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。体育馆与足球、篮球俱乐部合作开办培训班,组建青少年篮球队,培养体育后备人才。
2.举办群众性赛事活动,丰富体育文化。体育馆与武术、太极、篮球协会等合作举办赛事活动,每年承办近百场文体赛事和公益活动,推广全民健身。
3.提供便民服务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,如小药箱、篮球打气、储物柜等,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消暑服务,赢得群众好评。
1.社会效益显著提升,服务覆盖面扩大。2024年场馆接待锻炼群众达27.4万余人次,九游体育为不同年龄段、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体育服务,显著提升了社会效益。
2.承办国家级赛事,提升场馆影响力。连续承办WCBA联赛、全国广场舞大赛等国家级赛事,作为湖北武汉女篮主赛场,提升了江夏区的体育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3.疫情防控中展现社会责任感。在疫情防控期间,体育馆作为应急避难场所,多次承担疫苗接种点和核酸检测点任务,为守护市民健康作出突出贡献。
4.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,获得多项荣誉。在国家体育总局和湖北省体育局的检查中多次获得表扬,荣获“2022年度湖北省公共体育服务优秀场馆”称号,群众对服务质量高度认可。
6.公益活动深入人心,推广全民健身。每年体育馆举办近百场文体赛事和公益活动,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,增强了公众健康意识,赢得广泛好评。
1.规范化运营与安全管理结合,保障场馆高效运行。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强化安全管理,确保场馆运营规范化和市民锻炼安全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。
2.免费低收费政策与精准服务结合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过延长开放时间和制定优惠政策,惠及多元群体,适用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惠民服务推广。
4.联合俱乐部培养人才,推动体育后备力量发展。与体育俱乐部合作开办培训班,培养体育后备人才,适用于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推广。
5.举办群众性赛事活动,丰富体育文化。与民间组织合作举办赛事活动,推广全民健身,适用于公共场馆的体育文化推广。
6.提供便民服务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通过常态化便民服务和公益活动,增强群众获得感,适用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客户关系管理。
下一期《中国体育场馆》正在编制筹备中,欢迎各会员单位踊跃投稿,共同开展行业研究工作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